不知各位是否看了最近上映的两部游戏改编电影《刺客信条》与《生化危机6》,尽管都是热门游戏改编作品,但很不幸的是这两均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典型。与那些同样被人唾弃的游戏改编电影前辈们一样,《刺客信条》与《生化危机6》的国内外舆论恶评如潮。回想当初育碧高管扬言,游戏改编电影定将拿下奥斯卡奖,不知如今他看到自家的《刺客信条》改编电影烂成这般会做何感想。
说句难听的,玩家都看不懂的玩意怎么吸引普通人?
游戏改编电影也是个老生常谈的命题,迄今为止,众多的改编作品里尚未出现一部能够征服普通观众与玩家双方的。虽然也有纯粹面向玩家粉丝的电影存在,但毕竟是少数。可以说“游改影”此路不通。
但是倘若我们换一个思考角度,把电影改编成游戏是否能够成功呢?很不幸,早些年也是烂泥扶不上墙。曾几何时,游戏业界专门有一批作品根据热映电影授权改编制作,它们存在的意义大多数时候都是为同期电影宣传造势,刷存在感,或者单纯是借用电影的名声无责任圈钱。譬如当年《哈利波特》与《加勒比海盗》上映的同期或前期都会推一部品质稀烂的破游戏,还美名其曰能提前在游戏里看到电影的剧情。小编至今还记得玩通《加勒比海盗3》时那种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感。
年轻不懂事浪费时间玩了这么一部烂作
可以说那时电影改编游戏早已成为业界标配般的存在,虽然电影改编游戏如同游戏改编电影一样无法让人直视,但依旧不能阻挡各大公司圈钱的脚步。不过随着近几年玩家对烂作的容忍程度降低,同时游戏界的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其中也不乏有一些非常不错的游戏,今天就来聊聊这些尚可一提的作品,看看这两个行业间是如何擦出火花的。
改编作品大多都有个绕不开的毛病,那就是在原作的框架内进行改编。这也是限制了大多数电影改编游戏的原因。这不仅限制了题材的展开,还限制了游戏推出的时间---上市时间必须紧跟电影档期。
大多数电影授权游戏都是电影本身的附属品。电影本身的成本投入更高,占据更主要的位置,有着更庞大的受众群体,所以游戏要想热卖,必须迎合电影上映的档期。一般来说,电影项目都会在两年之内完成,除非期间遇到特殊情况,而这意味着游戏项目的开发时间要比两年更短,也比其他3A大作要短,于是问题来了。一款电影同期游戏注定要遭遇赶工缩水的命运,如果选择延期发售,那就意味着要冒险错过电影档期,耗尽玩家热情。而且万一电影遭遇恶评,游戏就注定一同完蛋,不如趁热打铁卖一票,圈钱走人。
紧跟档期推出就是这样的
但若是跳出电影本身的桎梏呢?如果一个电影授权游戏具备潜力,那就不应该完全仰仗电影本身的号召力,而是应该借用电影的设定来吸引影迷,同时提供出色的设计和体验创造口碑,赢得销量。
比如前两年火爆一时的《疯狂麦克斯:狂暴之路》就曾由华纳改编成同名游戏。游戏的视角并未着眼于电影中的内容,而是在同一世界观下由麦克斯演绎的另一个故事。单从品质来说,《疯狂麦克斯》这部游戏无疑是一部品质上佳的游戏,无论是忠实还原原著世界观的汽车改造系统还是脱胎于蝙蝠侠阿甘系列的战斗都是那么的乐趣横生。推出时间紧跟在电影下档后不久,吸引到不少慕名而来的玩家,销量还不错。
电影火爆催生的游戏,品质尚可
另一个例子《中土世界:魔多阴影》同样是华纳旗下的电影改编游戏,虽然是《魔戒》系列电影世界观的产物,但也选择了脱离电影的范畴,另起炉灶的讲述别样的故事。同样的,这部游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最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异形:隔离》,通过复古电影场景的方式,把原著电影里的恐惧感完完全全的重现了出来。同时扮演原著电影女主角女儿这一设定也非常抓人,深受电影粉丝与玩家的好评。
游戏向初代电影致敬的元素很多,恐惧感也直逼电影
这说明了改编类作品,完全无需把自己限制在原著的小框架里,跳出那个圈子反而有更多的光明大道可走。不再把自己拴在电影本身上,不再靠标题的号召力圈钱。发行商和制作组开始舍得投入时间,靠游戏本身的品质赢得好评和销量,靠自己的力量挺直腰杆站起来。当然,依然有一些电影同期游戏照常发售,不过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积极的趋势,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当然早些年根据电影改编的游戏中也有不少可玩性不错的作品,不过年代久远暂且不提。而近些年也有合适的例子,譬如长青树乐高系列,完全按一部电影一部游戏的节奏来。不仅忠实还原电影情节,而且通过乐高小人逗笑的演出更加有趣。而索尼出品的《瑞奇与叮当》本身即是老游戏的经典重制,在电影上映前上市用优异的素质征服了不少玩家,从而吸引人们走入影院观看电影。
游戏好玩,电影嘛,也还行
这些游戏之所以能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品质可靠,得到用户认可。而不是披着电影外皮的一个烂游戏。这证明了游戏与电影这两个行业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还是看开发商、出品商是否愿意用心打磨成精品。不过在如今一切向钱看的大环境里,用心打磨是最为难能可贵的,所以会出现那些稀烂的改编作也不是没有道理。
就目前来说,烂作频出的游戏改编电影还将继续下去,而电影改编游戏的康庄大道将会更加光明。